第21章 彩云易散,琉璃易碎-《少姝的山水》


    第(2/3)页

    少姝笑:“夺人所好不大合适,你买的这些,不是要给家里娃娃们带的吗?都叫我们弄坏了怎么能行?”

    “瞧姐姐说的,怕弄坏就不玩了么?那得失掉多少趣味,”卫铄余兴未尽,“顶多我回去的路上再多买些就是了!”

    众人说笑间,珐花却一人摊开了手帕,俯身下去,目光如炬地拾捡起碎片。

    丫鬟们见了,忙上来劝阻:“还是交给我们做吧,姑娘小心扎了手。”

    珐花充耳不闻,手捧着琉璃碎渣,兴冲冲地看牢少姝,打开了话匣子:“少姝姑娘,你能想得到么?琉璃还能有这么多鲜亮的颜色,我想把这些拿回去给父亲瞧瞧,如果能助他改进烧造就好了,专供道家地的琉璃瓦可能会锦上添花也说不定。”

    少姝当下会意,大声呼道:“珐花要陪武师下城去了?”

    “嗯,”珐花多少有点难为情,“我们刚接到的消息,明日天不亮就得收拾出发,整个窑里的陶工都要跟着下去,我是怕姑娘来找我扑个空,故连夜前来告知。”

    青凤与孝儿也赶忙表示恭贺。

    卫铄问:“原来珐花姐姐家里是制陶的?”

    “正是,姑娘就叫我珐花就好。”转身面向卫铄,珐花怯怯一笑。

    “你们家的窑口里出产书写文具吗?”

    “有的,这个就是珐花家里的东西。”少姝从靠墙的橱柜里取出一只兔形的青瓷水盂。

    立刻吸引了卫铄的注意:“哇,好好看!少姝姐姐是不是还有陶砚?”

    (水盂:功能是盛磨墨用水,魏晋时期陶器制作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且造型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

    (陶砚:砚台的种类较多,以石砚为最多,自古文人就把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定为中国的“四大名砚”,其中唯有澄泥砚是陶砚,作为陶瓷艺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陶砚制作始于汉代,后世多有烧制,目前收藏普遍认为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烧制的澄泥砚是相对比较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