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春秋晋柏-《少姝的山水》
第(2/3)页
“玖姐姐,我们是不是到了?”少姝欢呼起来,凝睛俯瞰,见高坡上耸立着一棵参天大柏,华盖亭亭,确系秦柏无疑了。
“到了,来吧。”
但觉眼前恍惚一闪,少姝已被玖儿拉回到地面上了。
少姝扶着额头好一会儿:“哎呀,头好晕,飞得风驰电掣,玖姐姐该提醒我闭起眼来的。”
“不用,以你素来的傻大胆儿,一回生,两回熟,转眼便习以为常。”玖儿揶揄着,偕了嘟起小嘴的妹妹往前几步,伸手向前一指,“看,前面树下的,便是柏婆婆的饭庄了。”
少姝张大嘴,发不出声响来,完全被眼前这棵大柏桐柯霜枝,遒劲苍然的雄姿所震慑。
她慢慢绕了一圈,再来一圈。
看那树身,粗壮而古老,色沉如铁铸,约莫十个人手拉手可以合抱,主干已被岁月磨砺成空洞,近十个巨大的枝杈拼尽全力伸向夜空,如盘虬卧龙,尽管有雷击留下的斑驳伤痕,亦不失其姿态雅致,层层的叶片如云朵般浓郁,偶有一二相伴坠地,落叶归根,锵然作响。
一股敬畏油然而生,少姝感到自己在经历过无数风雨仍旧屹立不倒的生命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好半天,她才道:“这便是穿越沧桑,至今蓬勃盎然的秦柏了?”
(介休秦柏:秦柏岭上的柏树迄今已有2650余年树龄,树身高15米,树冠周长54米,主胸围12米,根盘周长17米,树阴覆盖面积近300平方米,分为10个枝杈,伸向东北的一枝周长近5米。远远观望,可谓桐柯霜枝,气宇轩昂,枝繁叶茂,遒劲苍然。《介休县志》记载:“相传为秦初时物也,旁有村为秦树村。”古柏排在陕西黄陵轩辕柏,山东胶东天下银杏第一树,安徽九华山商代银杏树,山西太原晋祠周柏之后,树龄名列第五。但其树周腰围要比陕西黄帝陵轩辕柏还粗壮,是当之无愧的三晋名树,中华瑰宝。秦柏西北15米处,还有一棵侧柏,相伴而长,其树高10米,胸径1.11米。如今风景区中还留有一座树神殿,是当地人为供奉千年古柏之神灵而修建的,正中供奉的两位是树神爷爷和树神奶奶,为本文柏公柏婆的“原型”。相传古柏的枝叶熬成汤可以医治百病,所以许多百姓都来向树神求取枝叶回家给人治病,以求健康长寿。在当地村落出生的一辈辈人,自小听更老的老人们讲述着关于树神的故事渐渐长大——传说古柏原有两株,某天人们发现“走”了一株,于是在现有这株的树身上钉上了几枚大钉子,以防她也离开,这可能就是庙中一直供奉有两位树神的缘故吧。幼年时,与表姐妹兄弟们拉起手来合抱大树的记忆犹存,而如今年届不惑,望到千年巨柏依旧傲然挺立,每每感慨万端。)
玖儿一把清脆的嗓音由远及近:“是啊,盘根拔地,老干擎天。你看树皮上这些刀刻一般的纹路,有没有想到积年的老人——他们面庞上特有的风霜?此树被当地人奉为神明,祭拜不绝,不管是飓风还是暴雪,总有她奋不顾身地挺在前面,护佑着乡民,甚至他们心头有了什么难解的烦恼事,也会爬上岭来,静静地倾吐一番,渐觉心安,真似得到了慰藉。”
秦柏西北不远处,还有一株侧柏,胸径约有十围,与大树相依相望,形同母子,少姝想,眼前奇景必是乡亲们口口相传的“子母柏”了。
(十围:十围约等于1米多,形容极其粗大。出自《文选·枚乘》:“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意思是十围粗的大树,初生时只是一棵嫩芽,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
少姝俯身,怜惜地拾起地上的落叶,隐隐香气扑鼻而来,叶片摸着约厚一钱许,类如碧玉雕镂,青翠可人。再细作端详时,她发现上面长有一些星星点点不同于绿色的东西,没有花蕊,也没有大片的花瓣,只有五角星状般的小小朵,成片的连结,颜色不鲜不艳,却美得叫人心折欢喜。
“这是柏树的花呦!”玖儿告诉妹妹。
“恕我孤陋寡闻,还从未见过柏树开花,居然是如此玲珑可爱!”少姝稀罕得不行,她向来有制作干花书签的癖好,说着打袖笼中取出一件绣囊来,轻手轻脚地收纳妥当。
玖儿笑:“柏树不仅开花,还可结籽,柏叶养生安神,柏籽可养阴滋肺,镇咳怯痰,这些,舅舅没告诉过你吗?”
(侧柏叶的药用:其嫩枝、叶及果皆可入药,其味苦、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病症,并有镇咳、祛痰、降压、防脱发等作用。其果实中的果仁则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人多将侧柏视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在古代,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乃多寿之本,所以可以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的记载,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价值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