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地月基地第3号运输中心1号接收站,一个逃生舱正缓缓靠岸,岸边的10余个独轮式自助机器人正在做着接收工作。 在救生舱经过扫描仪后,一个机器人左手上的记录器出现“违规警告”字样。 那个机器人在得到信息后,通过站内控制系统连接到逃生舱,并下指令使其缓缓移动到29号出舱口。 待逃生舱停靠稳妥后,机器人靠近,小脑袋上伸到一定高度,并打开头顶的扫描器以确认舱内情况,红色光线反复扫描3次后,机器人手上的记录器显示道: “生物信号:一星改造人。” “生物状态:体征数据稳定。” “违规信息:违反《逃生舱使用规范》第15条之规定。” 接着,机器人缩回自己的脑袋,又检查了一下开舱前的各种准备,并将一个完好的呼吸面罩从逃生舱下方推送口给放了进去。 然后,机器人开始一边敲击强化屏一边通过通信器呼叫逃生舱内的乘员。 很快,孔丽丽被叫醒了。 她看着舱外的机器人,立马明白自己到站了,便迅速侧身翻找呼吸面罩,结果发现由于进来太急,自己已经把2个呼吸面罩都压坏了。 而此时机器人通过语音提醒孔丽丽推送口有呼吸面罩,孔丽丽冲着机器人举了一下大拇指,然后快速戴上面罩。 待舱门完全打开,孔丽丽也迫不及待地从狭窄的舱内坐起身。 首先映入孔丽丽眼帘的是不远处巨大的星舰传送装置-星门,而一艘卫星级星舰正慢慢穿梭过来,舰首大部已经实体化,而越靠近传送点,舰体虚化得越明显。传送点附近有3个大型维系站供给能量,站的主体部分都是一个高耸的塔形建筑,其中一个维系站远比另两个要大,有着一大块星体作为基底。 稍近处则是数十艘“小行星级”的中型舰,很明显是在执行撤离任务,不断有人员和物资被运到舰内,一旦满舱就立刻启程。 近处则是写着3号运输中心1号小型舱接收站的提示牌,提示牌正下方是一句宣传话“这里是家”,旁边大道上络绎不绝的人流和各种装备机械。 孔丽丽走出舱,对着机器人问道: “查询一下3号观察站人员流动情况。” “收到指令,确认身份,孔丽丽,地月基地第3号观察站驻守执行委员,3级战争工人,权限符合,请稍等,相关信息已传送。” 话音未落,孔丽丽的通信器上出现了各站员的最新情况,更新时间为5分17秒前。 孔丽丽一边看着信息面板一边准备要走,但那机器人却从身后拉住孔丽丽的衣服,继续说道: “请等一下,有新通知。” 孔丽丽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机器人。机器人接着说道: “孔丽丽,本次违规内容是改造人违规使用非改造人逃生舱,属于轻度违规行为,个人安全文明分扣3分,如有特殊情况,申述可直接联系地区组织委员会服务网,网址。。。” 还没等机器人说完,孔丽丽很熟练地按了一下机器人右侧太阳穴位置的手动待机键,机器人立马停止运作。 随后孔丽丽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开,边走边查看着通信器中的信息。 不一会,孔丽丽看到田小光的信息,显示是已牺牲,心中一时伤感难耐,站在原地,眼泪一直在打转,思绪也回到了初次和田小光相见的场景。 不知过了多久,陷入走神状态的孔丽丽被身后的叫声拉回现实。 孔丽丽回头一看,发现身后已经整齐地站立着10余台哥亚特-2型近地重型防空机甲,成一个纵队队形,而自己正好站在大路中央,挡住了他们小队前进的路线。 看到孔丽丽回过头,带头的机甲驾驶员继续说道: “这位女同志,麻烦让一下,我们是运输中心所属第17近地防御机甲小队,正在按计划前往防御阵地。” “不好意思,我刚走神了,不知觉就走出人行道了”,边说着孔丽丽边敬了个礼,并快速退回人行道。 “好的,这位女同志,下次请注意安全”,说完领队也回了个礼,随后带领着自己的机甲小队继续起程。 哥亚特-2型近地重型防空机甲,荷载人数3人,两机械臂上各挂着一个16联装的火神-3型重型机枪,配常规重型火药机枪弹,平射有效射程2000-3000米,高射有效射程1500米,战斗射速400-600发/分,属于久经战场考验的机型,但由于过大的配弹消耗量和不灵活的行动,通常用于阵地防御。 退回到人行道上的孔丽丽收拾下心情,继续翻找人员信息。 从查阅得知,大多数站员都已转移,而原飞行编队的成员都已被就地改编至3号运输中心的防御力量。 突然,孔丽丽看到站长的信息,显示的竟然也是已经牺牲。 孔丽丽皱了皱眉头,喃喃道: “不应该啊,为什么?” 第(1/3)页